最新消息:

强者的成事心法:无论晴雨 准时出摊 | 读《一生之敌》

励志好文 lizhia 54浏览 0评论

🔵 “狂做,别想。”

“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有两个人生。我们正在活的,和从来没有活过的。在两个人生之间的,就是内阻力(resistance)。”

“内阻力存在的目标是杀戮,杀死我们的天才、杀死我们的灵魂、杀死我们被投放在这地球上时被赋予的独特而无价的天赋。”

 

为什么你不能成为你想成为的人?

我们都有一个看不见的真正敌人:“内阻力”。

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困境、内心斗争后,作者普莱斯菲尔德在这本书里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克服“一生之敌”的作战计划

 

 

这是今天谈论的这本书:《The War of Art(一生之敌)》

它是一本归类为 self-help 的小书,你可以在犯拖延症的时候翻来看看,书中总有一些能激励你行动、重建你内心力量的段落。

 

Highlight 一些我的收获:

 

🔴 职业选手首先、最后、并且永远专注于精通技艺。

内阻力在终点在望时最强大,到了那一刻,内阻力知道我们即将击败它,它按下了紧急按钮,组织了最后一次攻击,用它所拥有的一切猛击我们。

职业选手必须警惕这次反击。

 

🔵 活出了自我的个体几乎从不批评他人。

如果他们开口说话,一定是为了鼓励。

 

🔴 恐惧是好事。跟自我怀疑一样,恐惧也是一个指标。

恐惧告诉我们,什么是必须做的。

记住我们的经验法则:越是害怕一份工作或召唤,我们就越能确定,它是我们必须做的。

 

《演员工作室》这档节目的主持人詹姆斯·利普顿总是问他的客人们:“是什么原因让你决定扮演这个角色?”演员总是回答:“因为它让我害怕。”

专业的人倾向于处理能够拓展他极限的项目。

他接受的任务会带他进入未知水域,迫使他探索自己的无意识部分。

 

🔵 职业选手早已懂得,成功和幸福一样,都是工作的副产品。

职业选手专注于工作本身,至于奖励来还是不来,听其自然就好。

 

🔴 你越是耗费精神能量来一而再、再而三地试图疏导个人生活中遭遇的那些烦人又乏味的不公,就越是没法积攒起足够的能量去做你本该做的工作。

运动员知道,永远不会有那么一天,他醒来时没有疼痛。他必须一直带着伤病比赛。

 

🔵 寻求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就像让那些人聚集在你临终的床边。这很好。

但是当船启航的时候,他们能做的也只是站在码头上挥挥手而已。

事实上,越是花费精力汲取同事和爱人的支持,我们就会变得越虚弱,越没有能力处理我们自己的事情。

 

🔴 对业余爱好者来说,比赛是他的消遣。而对职业选手来说,这是他的使命。

业余爱好者兼职,职业选手全职。

业余爱好者是一名周末勇士。职业选手每周七天都在那里。

 

毛姆说:“我鄙视内阻力。我不会让它困扰我。我会坐下来,做我的工作。”

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知道,那些止步于“想成为创作者”的人不会知道。

每一天,当我们坐下来,开始工作,便会有力量聚集在我们周围。

通过坐下来开始工作这样一个平凡的身体动作,你启动了一系列神秘却精准无误的事件,从而引来了灵感,想法纷至沓来,洞见不断累积。

 

🔵 就本职工作而言,我们都是某个领域的职业选手。

我们有薪水。我们为钱工作。我们是职业选手。

那么,我们是否可以审视平常生活中已经成功的事情,从中找出一些原则,并将它们应用于我们的艺术抱负?

 

🌟 究竟是什么特质使我们被定义为职业选手?

1. 我们每天都会出现。(不然就会遭到解雇)

2. 我们整天都在岗位上。我们的脑子可能会走神,但身体仍在工作。

当电话响起时,我们接电话。当客户寻求帮助时,我们帮助他。直到下班铃响起才回家。

3. 我们致力于长远发展。明年我们可能会换另一份工作,另一家公司,另一个国家。但我们仍将继续工作。直到中彩票之前,我们都是劳动力的一部分。

4. 对我们来说,利益是巨大且真实的。这关乎生存、养家糊口、教育孩子。关系到吃饭。

 

5. 我们接受劳动报酬。我们来这不是玩儿的,我们为钱工作。

6. 我们不会过分共情自己的工作。反之,业余爱好者过度认同他的业余爱好、他的艺术抱负。他以此来定义自己。他是音乐家、画家、剧作家。内阻力最喜欢这样。

内阻力知道,业余作曲家永远写不出他的交响乐,因为他对成功期望太高,对失败太过恐惧。业余爱好者把它看得太重了,以至于无法行动。

7. 我们精通工作的技艺。

8. 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葆有一份幽默感。

9. 我们在现实世界中受到赞扬或指责。

 

🔴 为钱上场能够培养出正确的职业态度。

它灌输了一种像午餐饭盒一样的心态,一种风雨无阻、无论白天黑夜都会出现在工作岗位上的死原则、死脑筋、硬着头皮上的心态,让你能够日复一日地与内阻力死磕到底。

作家就像步兵。他知道,进步是以每一天、每一小时、每一分钟从敌人那边挖出的泥土码数来衡量的,是用鲜血换来的。

这样的艺术家穿的是作战靴。照镜子时,他看到的是大兵甲乙丙丁。

 

🔵 职业选手用耐心武装自己,不仅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留出从容的时间,还能够控制自己,在任何一项工作中都不至于因为过载而功亏一篑。

他知道,任何一份工作,无论是小说创作还是厨房改造,所需要的时间都会是他预想的两倍,代价也是两倍。

 

🔴 职业选手将自己的作品视为手艺,而非艺术。

他们明白所有创造性的努力都是神圣的,只是并不纠结于此。

他们知道,想得太多只会让自己束手束脚。所以他们专注于技艺。

职业选手精通“如何做”,将“做什么”和“为什么做”留给众神。

 

🔵 职业选手准备充分,我在这里说的不是技艺——那是不用说的。

职业选手在更深的层次上做好了准备。每一天,他都准备着迎接来自自我的破坏。

职业选手致力于掌握技艺,并不是因为他相信技艺可以替代灵感,而是希望在灵感到来时自己已经做好准备,掌握了全部技能。

 

🔴 职业选手知道,无论借口多么合理,只要今天屈服了,明天屈服的可能性就会是今天的两倍。

 

🔵 职业选手不能允许用他人的行为来定义自己的现实。

明天早上,评论者就会离开,写作者却依然要面对新的空白页。

除了坚持工作之外,什么都不重要。

 

🔴 职业选手是领域导向的。

史蒂夫·汪达的领域是钢琴。阿诺德·施瓦辛格的领域是健身房。当比尔·盖茨驶入微软公司的停车场,他便进入了自己的领域。当我坐下来写作时,我就在我的领域里。

 

🌟 领域的特质是什么?

 

1. 领域提供养分。

跑步者知道什么是领域。攀岩者、皮划艇运动员和瑜伽修行者也知道。艺术家和企业家都知道什么是领域。游完泳的人上岸后用毛巾擦干身体,感觉会比30分钟前跳进泳池时那个疲惫、暴躁的人好得多。

2. 领域无需外来给养便能支持我们。

领域是一个闭环反馈回路。我们的任务是投入努力和爱;领域吸收了它们,回馈我们以幸福。

当专家告诉我们运动(或其他任何需要付出努力的活动)可以消除抑郁时,他们说的就是这个。

3. 领域只能独享。

你可以有搭档组队,可以和朋友一起锻炼,但要汲取领域的给养,你只能一个人。

4. 领域只能通过工作来获得。

当阿诺德·施瓦辛格去健身房时,他在自己的主场上。但使它最终能为他所有的,是施瓦辛格为获得它而挥洒汗水的每一个小时、每一年。领域不给予,只回馈。

5. 你投入多少,领域就回报多少。

领域是公平的。你投入的每一尔格能量都会准确无误地纳入你的账户。

领域从不贬值。领域永不崩溃。你存多少,就能得到多少,毫厘不差。

你的领域是什么?

转载请注明:励志啊,互联网最励志资源聚集地 » 强者的成事心法:无论晴雨 准时出摊 | 读《一生之敌》
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表情

Hi,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
Ads Blocker Image Powered by Code Help Pro

请将本站加入广告拦截器白名单

您使用了广告拦截器,为了小站生存发展,请将 lizhia.cn 加入白名单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