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“几乎每个人都希望你循规蹈矩,因为这才符合他们的准则,而循规蹈矩就是他们的舒适圈。”–查理·芒格」
当你兴致勃勃地分享一个创新想法,却被朋友泼了一盆冷水;当你决定改变现状,却被家人劝说”稳定最重要”;当你想尝试新事物,却被同事嘲笑”不自量力”。
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都曾有过上述的遭遇,为什么这些人都想把你拉回平庸?🤔
事实上,这是人类深层次的心理防御机制在作祟。
多数人会阻止你与众不同
1️⃣ 从进化心理学看
人类天生具有部落思维,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小型部落中,与部落保持一致是生存的关键。
当有人”不同”,就会被视为潜在威胁。这种原始反应至今仍深植于我们的潜意识中。
❌ 常见误区:认为是他们嫉妒你、不喜欢你
✅ 芒格视角:人类进化中形成的群体一致性偏好,与个人感情无关
2️⃣ 从社会心理学看
社会比较理论告诉我们,人们倾向于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己。
当你想要突破,就会让周围人产生不舒适感——“如果他能做到,而我不行,那我是不是不够好?”
人们阻止你进步的本质,往往是在保护自己的自尊心。
3️⃣ 从认知失调理论看
当一个人的行为与信念不一致时,会产生心理不适。
周围人选择了”安稳”的生活,当你选择”冒险”,这种不一致会导致他们的认知失调。
如何失败的最佳方式
芒格最著名的思维技巧之一就是反向思考。与其思考”如何成功”,不如先思考”如何失败”。

看看你身边是不是那些最强调”稳定”和”按部就班”的人,实则经常在抱怨他们的生活?
👀实践:三个日常案例
案例一:跑步锻炼
小刘决定每天早上6点起床跑步。
普通阻力:”你坚持不了多久的”,”天这么冷,别折腾了”,”你看隔壁老王跑了俩月就放弃了”。
应对策略:
结果不仅坚持了下来,3个月后体重减了5公斤,睡眠质量大幅提升,最初嘲笑他的朋友也开始跟他咨询跑步建议。
案例二:教育选择
张阿姨的孩子初中毕业,她决定不送孩子去当地最贵的补习班,而是根据孩子兴趣培养艺术特长。
邻里反应:”不上补习班怎么考好学校?””现在不累以后会更累!””你这是耽误孩子!”
应对策略:
结果孩子不仅高中考得不错,还因为艺术特长获得了加分,比单纯刷题的同学有更多选择,心理状态也更健康。
案例三:断舍离
王先生决定卖掉自己攒了多年的高档手表和球鞋收藏,换取更多自由时间。
朋友反应:”这么多年心血就这么不要了?””等你后悔就晚了””多好的身份象征啊!”
应对策略:
结果断舍离后王先生用省下的时间精力陪伴家人,开始新爱好,压力减轻,发现自己的快乐来源更多元,不再依赖物质积累带来的短暂满足感。
真正成功的人从不会思考”如何完美地融入大众”。

要有逆流而上的勇气
世界上99%的人会尝试把你拉回平庸,不是因为他们心存恶意,是因为你的不同让他们感到不舒服。他们潜意识里在保护自己的选择和自尊。
芒格用一生证明:「真正的成功来自于有勇气做出非共识决策,并且有能力承受暂时的孤独感。」
这个世界上最稀缺的不是才华或机会,而是坚持自己判断的勇气。
下次当你面临阻力时,要问问自己:这是真正有价值的建议,还是他人的舒适区在防御?
最后,祝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,不随波逐流,也不盲目标新立异,而是在深思熟虑后,有勇气坚持自己的非共识选择🍻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9m6-2RWO8i8eZBF3JPivIg
转载请注明:励志啊,互联网最励志资源聚集地 » 查理·芒格最后的忠告:99%的人困在平庸,与天赋无关,只因不敢做这4件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