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:

注意力,你最为稀缺的资源

励志好文 lizhia 48浏览 0评论

和很多人一样,我不少精妙的点子都是在洗澡时冒出来的。

这有时挺让人苦恼:要是一天洗澡时能想出不止一个好主意该多好,可我也不想最后变成个浑身皱缩但见解独到的人。多数时候,洗澡时产生的想法能督促我保持清爽,所以我只好勉强接受这一限制。

这一限制对我影响最大的时候,是我第一次当管理者的时候。那时我管的人不多,管理工作算不上全职任务。但我不擅长管理,这原本该是我洗澡时重点思考的问题。遗憾的是,我把不做管理的时间都花在编程上了。即便我想利用洗澡时间琢磨棘手又尴尬的人员管理问题,思绪却总会不自觉地飘到那些有趣的软件设计问题上。

第一次管理尝试不太顺利,编程分散了我的精力,我犯了不少尴尬的错误,给下属添了很多麻烦,这又让我压力倍增,还心生愧疚。几个月后,我又回去做独立工作者了。

我的这段经历,和伯恩·霍巴特(Byrne Hobart)对知识工作中专注力的观察很相符,知识工作者的产出和专注力紧密相关。生产力大致可以分为这些层级:

对当前工作专注度不到10%,有较大被解雇风险。

专注度在10% – 50%之间,工作表现 “符合预期”,能获得常规加薪。

专注度超过50%,堪称超级明星、顶尖工程师,注定成就非凡。

“专注度超过50%”意味着某件事在你心里占据了首要位置。这时,你会特别上心,洗澡时都会琢磨它。你会习惯性地思考:“怎样能让这事进展得更快?”。你会变得特别机智灵活。大概在这个时候,你可能会开始惹同事和/或伴侣不高兴,不过通过练习,这是可以避免的。

最重要的是,你一次只能对一件事保持50%以上的专注度,糟糕的时候可能一件事都专注不了。所以,合理分配注意力很关键,这样才能把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。

 

我找到一些有用的策略:

发自内心地重视

仅仅觉得自己 “应该” 做某件事,很难让大脑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。人的超我可能会听从 “逻辑”“理性” 这类新观念,但大脑中比较原始本能的部分没那么容易被说服。要想真正专注于某件事,你得从直觉和情感上关心事情的结果。

对我来说,这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做到的。比如,虽然我对Wave正在做的事充满热情,但要是长时间远程办公,不去塞内加尔的运营部门,日常工作积极性就会下降。只有定期亲眼看到人们使用我们开发的东西,我才觉得一切是真实的,不然就感觉 “现实世界” 像个模拟环境,我只能通过Slack频道和git push跟它互动。

 

专注一事

作为程序员,我尽量每次只专注做一件事。就算在某件事上遇到阻碍,比如等着技术合作伙伴给我API文档,我也不会去做别的,就继续专注在这件事上。

短期内,这样做效率好像变低了,因为编程时间少了,更多时间是茫然地盯着天花板。但要是盯得够久,我最后会气得不行,比如一气之下逆向解析合作伙伴的API。结果,我重要项目完成得更快了,实现了更快的复合增长。

 

回避多余事务

当了管理者后,“一次只做一件事” 不太现实了,因为同时有很多小任务和项目在推进。但我有个类似的原则:一次只对别人承担一项主要事务。“就这个项目给点建议?” 随时都行!“审核我1000行的代码变更?” 只有审核不影响发布才行。“时不时查看下,别让事情跑偏?” 抱歉,我有事忙。“想想流程该怎么定?” 过几年再说吧。(最好的流程可能就是没有流程,对吧?)

第一次管理尝试时,编程项目让我分心严重,因为其他人很在意我能不能完成。要是我降低它的优先级,他们会失望。这样一来,就算我没在做编程,也会因为担心让他们失望而想着这事。不幸的是,管理工作经常突然来一堆,我经常得在推迟编程还是推迟管理之间做选择,也就是在让两组不同的人失望之间纠结,这种情况下,我很难控制自己的专注力。

现在我意识到这点了,只要不超出我的事务管理能力,我会允许自己同时参与多个项目。比如,要是我今天完全忘了某个项目,会有严重后果吗?只要答案是否定的(通常是因为其他人在积极推动项目进展),我就能确定这个项目不会在我洗澡时占据我的脑子。

 

给琐事设时限

就算我只有一个别人依赖的主要项目,不知为啥,最后还是会有一堆琐事要做,像回邮件、应付次要事务、买家居用品、处理杂事、提交费用报告等等。

对于这些琐事,我采用 “琐事限时法”,每周安排几次,每次一小时,集中处理这些事。每周剩下的165个小时里,我坚决不想这些琐事,不管别人怎么追问1.5英寸的钨立方体能不能算合理的工作开销,我都不理。

为了不让琐事在一周剩下的时间分散我精力,我尽量减少 “未闭合事项”(也就是开始了但没完成的项目或流程)的数量。就像编程时我会专注到完成一样,我会选择打电话,而不是发邮件,更不会发短信或即时通讯。我花了些时间才让朋友们记住别给我发即时消息,现在他们几乎能一字不差地记住我对即时消息干扰性的抱怨。

第二次管理尝试对我来说也不太好。不过第三次尝试,我终于做得还可以。一方面是我没再犯前两次的错,另一方面是第三次时,工程团队发展很快,我从 “不做管理” 直接变成 “全职管理”,没有过渡阶段让我分心、犯错然后痛苦。

全职做管理后,没别的事干扰我,我能在洗澡时专心思考怎么当一个更好的管理者。专注度达到50%以上后,虽然我还没成为 “顶尖的10倍效率管理者”,但也不再是0.1倍效率的水平了。

 
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Z38VcXCsTRkKnkqKBBb8YA

转载请注明:励志啊,互联网最励志资源聚集地 » 注意力,你最为稀缺的资源

发表我的评论
取消评论
表情

Hi,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!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
Ads Blocker Image Powered by Code Help Pro

检测到广告拦截器

为了小站生存发展,请将本站加入白名单